【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奢侈稅在短短不到2個月的時間,順利完成立法程序,預計於6月1日公布實施,此一政策祭出之後,短期投機炒作的買賣雙方皆退場,購屋自住的買方趁政策底定也回到房市進場看屋議價。根據有巢氏房屋統計4月與3月份比較,台北市中心與郊區以房屋類型區分觀察,公寓成交量持平,中古大樓則回升1成,顯示中古屋市場已走出奢侈稅不確定的氣氛。有巢氏房屋發言人劉炳耀表示,奢侈稅於4月15日立法院朝野黨團無異議的情況之下,順利通過。原先預計7月1日正式上路的時程也將提前1個月實施,縮短了奢侈稅實施前影響房市的陣痛期,也讓猶豫不決的投機客趕緊出售手上過多的房屋物件或轉售為租的置產方式,自住型買方因此消除觀望態度且願意進場看屋,尋找合適的房屋標的。4月份下旬呈現房市回溫的趨勢,造成整體4月份成交情況開始出現成長,但中古屋均價則依不同區域和不同產品的的分別,而有5-10﹪的下修。劉炳耀指出,台北市中心區,擁有便利的交通機能之外,政經與企業營運中心聚集、生活環境與居住民眾的素質都相對較高,已明顯的產生一種獨特稀有的氛圍,房屋市場一直呈現供不應求的格局,中古屋均價領先全台。但奢侈稅祭出之後,抑制台北市近期整體房價的飆升,唯目前市中心屋主惜售心態頗高,買方追價意願不足,4月份成交量與上月相當,其中呈現回溫明顯的就是中古大樓,增加近1成左右。根據有巢氏房屋統計分析,台北市中古屋房屋類型區分為公寓與中古大樓兩大類,區域範圍分市中心區與市郊區比較,發現市中心區的公寓成交量跌幅最明顯,達8﹪,其中萬華、中正與大同區的跌幅最大,主因為市中心西區多為屋齡老舊的社區,多面臨都市更新的階段,但因為時程複雜且耗時,且屋主出售價格偏高議價空間不大,在整體居住品質不甚良善的影響,買方追價的意願不高,造成4月成交量尚未回復的主因。市中心中古大樓則成長16﹪,其中中山、信義與萬華成長幅度最大,除上月成交量基期相對較低之外,低總價的2房與套房產品成交量增加為帶動成長幅度的主要因素。劉炳耀觀察,以市中心成交的情況來看,有需求購屋的買方不願追高之外,以小坪數、總價相對較低的購屋趨勢,搶進台北市中心居住的情況愈趨明顯。此外,市中心的平均成交價格都低於3月份,顯示奢侈稅打房影響有其相當程度的影響。有巢氏房屋統計顯示,市郊區公寓成交量情況優於市中心,較上個成長8﹪,其中士林、文山與北投區成交量回升明顯,主因為公寓類型的釋出量多且居住環境較好,尤其是附近有學校、社區公園或河堤公園等單純的住宅區最吸引購屋自住的買方。市郊區的中古大樓成交情形,成長幅度低於市中心,小幅回升10﹪,其中分別以北投、士林與文山區成長最多,成交物件大多集中在捷運沿線附近的3房住宅,買方多是想搬到交通與生活機能同時兼具的換屋族。劉炳耀表示,台北市郊區為台北市中古屋交易最大的區域,因區位緊鄰市中心且幅員較廣的因素,交通節點與成熟商圈帶動周邊房價的行情。不過,市郊區鄰近市中心享受房價隨之上漲的效益,在奢侈稅出現即宣告漲勢停止的情勢,大多數的屋主眼看市場已到高點盤整階段,不願再繼續堅持價格而適度讓價出售其房屋,逢高獲利的意味相當明顯。劉炳耀觀察4月份台北市住宅市場的交易情勢,整體市場呈現量回升價格盤整的格局,其中台北市中心區成交量回升比例小於市郊區,最大的因素就是屋主認為市中心生活交通非常便利,並且看好未來台北市國際化的發展,房地產的價值不僅保值還有再增值的效益。因此,未來台北市的房價欲跌不易,奢侈稅即將實施之際,面臨課徵對象的屋主多以轉出租或準備撐過2年,避開奢侈稅的重罰。劉炳耀最後指出政府祭出奢侈稅重手打房,引發一波房屋的拋售潮,6月1日前房屋市場非常適合自住買方積極進場看屋、議價,將很有機會找到價格合理的住家,而且目前政府也將提高青年首購貸款額度與受理件數,維持低利房貸的房屋市場環境,不妨多藉此多議價空間的時機點進場撿便宜。(自立電子報2011/05/1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