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北京晨報) 在經濟增速放緩、外需下降等復雜形勢下,明年中國經濟政策何去何從?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明年經濟工作,傳遞出諸多明年經濟政策新信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會議。經濟政策大方向不變強調"要更有預見性" 會議強調,明年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前瞻性,繼續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關係,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會議提出,要更加有預見性地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準確把握好調控的力度、節奏、重點,并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作出預調、微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解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分析認為,明年宏觀政策大方向沒有改變。貨幣政策受到物價漲幅影響仍然有較大的制約,必須繼續堅持穩健的整體取向;而積極的財政政策用來解決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結構調整問題。"方向盤的大方向不變,不過前進道路上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正在加大,什么時候要換擋,需要根據最新的情況隨時調整。"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比喻道。雖然目前中國經濟仍然運行在正常區間,但世界經濟充滿不確定性,需要為外需嚴重惡化等糟糕情況提前做好準備。政策的預見性極為關鍵,要爭取盡可能早地應對和化解可能的大波動。"明年的大基調還是以穩為主,同時強調更加有預見性,隨時根據形勢變化預調微調。"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說。著力擴大內需注重改善民生,會議強調,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著力加強自主創新和節能減排,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要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各項社會建設,加快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解讀:"從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來看,明年出口動力較弱,投資需要培養新的增長點,消費肩負著更加重要的使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說。不過,擴大消費目前還面臨很多制約。今年物價上漲較快,但城鎮居民實際收入增速沒有實現與GDP增速同步。同時,消費的擴大,需要有完善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作為依托。巴曙松建議,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可以更多圍繞民生加大投入,強化政府在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公共服務職責,減少消費者后顧之憂,以此帶動消費需求。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要繼續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關係。解讀: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CPI和PPI同比漲幅大幅回落,環比雙雙轉負。"現在的物價雖然快速上漲勢頭被遏制住了,但是價格總水平還不低,成本推動因素日益增強,輸入性通脹因素還存在變數,穩物價仍然是明年重要任務,要繼續對通脹保持警惕。"姚景源提醒。 "明年的通脹壓力應當會比今年低一些。但國內資源價格市場化改革的推進,會對物價造成一定的壓力,要預留一定的空間。"巴曙松說。 堅持房地產調控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要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要扎實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解讀:"這體現了中央的堅定決心,意味著此輪房地產調控政策一定要達到預期的、明顯的效果。"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晉斌說。今年以來,在持續發力的調控政策下,我國房地產市場發生了新的變化:交易量萎縮,土地流拍增多,居高不下的房價開始松動。王晉斌說,當前房地產調控正處於關鍵時期。此時的調控政策一定要堅持住,否則前功盡棄。"房地產調控,短期內要擠出泡沫,長期看,主要是建立起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建立商品房和保障房雙軌制度,以多元的供給滿足多元的需求。"王晉斌說。推進財稅資源價格改革完善民間投資體制,要扎實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化財稅、金融、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促進民間投資體制,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農村領域改革,做好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解讀:"推動財稅和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就是要通過市場手段來推動結構調整。"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宏觀經濟室主任張曉晶分析認為,以減稅和增加公共服務支出為大方向的財稅改革,將強化宏觀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進而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而資源價格改革的推進,將發出鮮明的信號,引導市場投資從高耗能產業轉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完善促進民間投資體制"在這次會議上得到明確。張茉楠認為,這其中的意圖是激發民間投資的活力,完成經濟增長動力的"接棒"。民間投資空間還很大,關鍵在於破除"玻璃門""彈簧門"。這需要盡快出臺一系列可操作的配套措施,打通民間投資的"血脈",增強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