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 2011

大陸樓市「新國五條」周年 業界褒貶不一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曉靜 北京報道)「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新國五條」出台至今已恰滿周歲,其間中央不斷祭出限購限貸房產稅保障房問責五大殺手。北京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稱,如果樓市調控效果滿分10分,則可給目前的效果打7分,可以說已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目標 但張大偉表示,儘管限購令如旋風般令一線城市成交量和房價迅速降溫,但效果依然只能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來形容。他解釋道,一線城市樓市在被限購令推入「樓市冬季」的情況下,二三線城市則呈現迅速上位現象,房價不斷飆升,並成為樓市上漲的最新支撐點。因此,樓市調控未來的路依然漫長,且未來那3分成效不低於前7分之份量。政策短期內無鬆動可能,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向本報記者表示,樓市調控仍在繼續,且不斷深化,效果如何仍無法評判,但「新國五條」作為去年樓市調控以來的一個強化政策,在這一年的實施當中,政策效應比較明顯,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房價過快上漲現象,對市場亦產生了一定的效果預期。此外,保障房政策的實施亦對目前市場供應模式和結構產生了不同程度影響。陳國強說,可以預見,未來政策在短期內不存在鬆動可能性,且在房企普遍存在高負債率高庫存低去化率的情況下,房地產行業後市面臨比較大的價格調整壓力。對於中央樓市調控效果如何,業界亦有不同聲音。上海市房產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財經大學房地產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印坤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則疾呼,「不尊重市場規律的調控,只能是越調越漲」。他說,房價由成本、財務費用、稅收、利潤四要素構成,而土地成本和稅收等均由政府造成,因此,如何改變土地出讓制度、放開市場才是中央應當考慮的問題,否則目前此種「休克療法」只能不斷推高房價,且由一線城市擴容到二三四線城市等。他進一步指出,貨幣超量發行亦是導致房價上漲的重要原因貨幣超量發行就會導致貨幣貶值,通脹預期,會推動人們投資抗通脹物品。在國內投資渠道不多的情況下,房地產投資自然成為熱點之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