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稅實施後,房價不降反增,大台北房價漲1成。擺脫奢侈稅後6月量縮、盤整格局,7月大台北中古屋市場呈現價穩量增的反彈格局。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台北市7月份中古屋成交均價每坪單價51.4萬元,較6月微幅修正1.34%,而新北市則小漲1.7萬元,每坪成交均價突破30萬大關,達30.9萬元,而台中市、高雄市的成交價格也漲了3~5%;成交量部分,北二都成長了14%,台中市、高雄市也有15%、10%的成長。永慶房仲集團研展室資深研究員黃舒衛今(29)日表示,房市投資客在6月後,幾乎已經消失,但買方對於房價走勢的不確定性產生觀望,使6月形成價量背離的僵局,但房價站穩之後,相對於歐債、美債難題未解,國際金融情勢詭譎,加上國內股市投資氣氛轉淡,房地產「進可攻、退可守」的資產特質發揮魅力,資金潮重回房市的趨勢已然確立。相對於新北市價量齊揚、全區均漲,台北市郊區量能擴大、價格補漲幅度超越市中心,間接拉低台北市平均單價。根據永慶房仲集團研展室統計,大台北地區民眾購屋「創高價」比例在7月重登高峰,台北市中心31%是奢侈稅發布後新高,台北市的郊區及新北市更是今年最高。黃舒衛指出,去年動輒3成以上,甚至突破4成的創高價比例,對房價推升有重要影響,但政府大力打房之後,買方追價意願、能力都衰退,今年4月紛紛跌落到2成以下,但4月15日法令三讀通過後,反而有利空出盡的跡象,奢侈稅固然壓抑成交量2成以上,但願意進場的買方購屋信心多半強盛,因此直接重新拉抬買氣,形成V型翻轉的走勢,促進價格緩升,再進一步鞏固市場信心,台北市郊區、新北市在奢侈稅剛出爐時,價格修正的威脅大,但經過將近3個月的考驗,房價不動如山,置產客信心倍增,提前進場,兩區的置產族群占全部買方的比例都大幅攀升近1成。黃舒衛也表示,以新北市永和區為例,1000萬元左右的中價位產品,價格容易獲得在地買方認同,買賣議價磋商時間也大幅縮短。另外,台北市郊區石牌、士林夜市商圈,這些捷運通過但缺乏新推案炒作價格的潛力區,在「時間房價」、「輕移民」的比價過程中,反而容易博得市中心買方的好感。7月大台北地區,自住換屋族群占比也普遍衰退4%,許多換屋族雖然手握一屋,但眼看市場價格早非當初認知水準,在猶疑等待的過程中,反而犧牲自己進行財務調整或生活水準改善的良機。他建議有換屋需求的屋主,不妨先到產品多樣的重劃區或生活機能完整的捷運商圈逛逛,探詢自己住宅需求,以及換屋負擔能力,把握目前籌碼乾淨、成交量穩定的市場調整期,透過小換大、舊換新、公寓換大樓、遠換近等模擬,早日實現資產佈局計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