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記者葉家瑋 台北市政府針對綠美化給容積獎勵最高10%,但未來可能將下修?監察院昨天公布調查,認定有適法性問題,就怕容積獎勵過多反倒是圖利了財團或建商,因此發函給台北市政府檢討;對此台灣房屋智庫執行長邱太煊認為,此舉將對房市造成衝擊,容積獎勵政策一體兩面,雖然可能產生圖利疑慮,卻也能有效美化市容;東森房屋集團董事長王應傑則批評,監察院管太多了,不過他也同意容積獎勵需用在基地面積大的區域,才能發揮效益。近期因容積獎勵引發爭議的案件,包括「一品苑」受惠停車位容積獎勵,樓高「長高了」,卻因為位在博愛特區引發維安疑慮;另外,先前聯合報大樓也因向北市府申請多項容積獎勵,拿到800%的容積獎勵,比原容積600%多出200%,以大樓土地坪數面積1490坪、區域行情每坪150萬元計算,價值高達73億元,也因此在當時引發市政府是否有「圖利」之嫌。台灣房屋智庫執行長邱太煊指出,容積獎勵可以提供市政府美化市容,多出來的容積建商也能獲取效益,創造雙贏局面,但政府單位祭出容積獎勵需考慮環境的適當性,由於大多容積獎勵都讓房子越蓋越高,若居住的人變多,綠地空間使用變小,恐怕也違背當中環境綠美化的美意,影響生活品質。再者,台北地小人稠,若容積獎勵氾濫,居住的人過多,反而可能面臨交通阻塞的問題,以泰國曼谷來說,每到尖峰時間車子就塞在車陣中動不了,這些都是都市發展過程需考量的問題。市場人士也透露,台北市政府給的綠美化容積獎勵,以「台北好好看」為例,因為需美化綠地18個月達成效後,才能獲得容積獎勵,也因此引發政府幫忙建商財團「養地」的疑慮。東森房屋集團董事長王應傑表示,容積獎勵要給在對的地方,比方台北市信義區仁愛路、信義路一帶,若基地面積僅90坪,給容積獎勵就達不到加乘效果,但容積獎勵若使用得當,對政府跟建商都是好事,但他也批評監察院管太多了,認為監察院只負責糾舉、監察,並不需要干涉內政部等其它單位的行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