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記者魏飚 戴琳琳)近日,在位於太原市建設北路的售樓部外人頭攢動,百餘平米的項目展示大廳座無虛席,置業顧問寧女士說,最近這個樓盤平均一天就能成交9套住房。"不少人當場就交了1萬元定金,怕晚一步房子的層次、朝向不理想。"寧女士說,由於該樓盤均為中小戶型,且每平方米均價為5300元,遠低於當地近8000元的均價,加上周邊交通配套日益完善,吸引了不少觀望者出手買房。中國中部城市太原的樓盤熱銷場景僅僅是一個縮影。近一段時間以來,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外,不少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自今年5月以來成交量持續攀升,帶動房價上漲。中國指數研究院8月1日發佈的百城住宅價格指數顯示,7月份70個城市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上漲,並且價格上漲主要集中於二、三線城市,漲幅前十位的均為二、三線城市,依次是:聊城、蕪湖、台州、西寧、湘潭、無錫、淮安、重慶(主城區)、烏魯木齊、洛陽,且上漲幅度均超過1%。山西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耿曄強認為,儘管市場有"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但是當前中國對樓市調控的大趨勢沒有改變,目前出現的熱銷樓盤還需要依靠剛需來支撐。"剛開始還盼著房價能降一降,但幾個月過去了房價沒有一點變化。"太原市民薛先生說。事實上,不少購房者出現了像薛先生一樣的擔憂,購房預期也有所改變,由"盼著降價"變為"擔心上漲。"儘管當前樓市調控嚴厲,但是不可否認由於城市化發展所帶來的城市人口增多、購房者多為首次置業的剛性需求等因素,二、三線房地產市場尚處在發展階段,潛力巨大。中國的房地產企業也看中了這片"沃土",加速調整戰略佈局二、三線城市。綠地、世貿等知名房地產公司就明確表示將向剛性自住為主的二、三線城市轉移。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近日就公開表示,將發展重點會從過去的一線城市轉向二、三線城市。"當前,一線城市可開發的用地減少,二、三線正處於發展階段,這也是房地產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劉淵說。一方面,剛需帶動的二、三線樓市初現"回暖"跡象;另一方面,中國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堅決不動搖,且全國樓市調控"一盤棋"。隨著樓市"金九銀十"的傳統銷售旺季的9月、10月漸近,如何既能保證樓市調控效果又避免打壓以剛需為主的二、三線城市?從政策層面來看,當前中央對樓市調控堅決不動搖。7月25日至8月3日,8個國務院督查組在全國16個省區市內開展自己監督檢查。據此是繼續維護本輪樓市調控來之不易的成果。業內人士表示,樓市調控已經擠出了不少的投資、投機的泡沫,從這次督查的角度來講,開發企業不應對下半年樓市抱有太樂觀的市場預期,應該繼續保持"放量"。在劉淵看來,既要保證調控效果,又要避免調控誤傷剛需,中國應該實施具有差別化的樓市調控來實現這一目標,但是難度也不小。8月初,同屬於二、三線城市的長春市出臺了實施差別化購房政策,對自住型和改善型需求購房者予以信貸優惠政策支持。業內人士表示,一些地方政府出臺微調政策,如果僅僅是刺激首次購房者,有利於剛需,差別化調控是有利於中小城市的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