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宛真╱報導 為避免哄抬房價、推動居住正義,新法「不動產實價登錄」制度8月1日起正式上路,買方、房仲業者、地政士在完成交易後,必須如實申報成交價格。房仲業者認為,短期內對房市衝擊雖大,但長遠來看,新制度對購屋民眾有利,亦可讓市場更健全。實價登錄制度實施近一個月,市場受影響程度如何?房仲業者直呼:「影響很大!」中信房屋南港中研加盟店店長張育章表示,新制上路後,成交量明顯委縮,房價雖未下跌,但未來仍有待觀察。張育章指出,其實看房的人一樣多,只是出手的人變少;分析箇中原因,新制影響未明、預期價跌心理、對課稅的疑慮,是影響成交量減少的主因。他解釋,政府於8月起開始蒐集成交價格資料,但最快需等到10月初,才開放民眾上網查詢;在開放查詢前這段期間,此政策的影響力未明,因此多數人仍抱持觀望態度。實價登錄可促進交易透明化,讓民眾買房時能有參考價格,降低資訊不對稱情形。張育章說,許多人因此預期房屋價格會下跌,並不急著出手;同時,也由於價格透明化,未來政府是否會依此進行課稅,亦是買家擔心、不敢妄動的原因。「現在是買方市場,買方都在等價格下降、撿便宜。」未來政府開放民眾上網查價,張育章認為,應公佈區段性之價格即可,因為房屋條件不同,價格自然有落差,例如:屋齡、屋況、是否重新整理裝潢等等,皆會左右房產價格。「但整體而言,這是好的。」張育章說,過去兩、三年投資客炒房,房產價格足足翻了一倍,高得誇張;如今實價登錄讓資訊透明,待10月開始開放查詢後,買方有個依循在,可避免房價過度膨脹,對自住客有利,市場將更健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