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王莫昀╱台北報導 政府祭出實價登錄,揭開「國王新衣」真面目,但業界盛傳出現「假登錄真撐盤」消息。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昨日表示,若建案委售量大,僅一、兩筆拉高價成交,民眾就要注意是否有人為撐盤而成交。「地政司網站癱瘓,否則就可讓更多可疑交易露出馬腳。」房產達人Sway說,實價登錄實施後,巿場傳出有投資客或不肖業者借力使力,低價高報,成交價七百萬元、卻登錄八百萬元。原因有三,高報成交價,可補銀行貸款缺口;為未來實價課稅提撥「準備金」預做準備;手上有多戶的投資客或業者拿一戶撐盤,讓其他物件安全出場。顏炳立指出,像新北巿與中南部,一些個案供給量大,實際成交僅一、兩筆,價格卻高的驚人,如此就要小心是有特定人為了撐盤而交易。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則指出,實價登錄公開成交資訊後,預估明年房價將下跌一成,甚至一成以上。但中南部精華區中古屋因價格低廉,有機會出現補漲行情。王應傑表示,過去預售屋開價與中古屋的實際成交價差距太大,豪宅從三、四年前的每坪七十萬至八十萬元炒到二百多萬元,就算議價三成、四成都還有利潤。實價登錄半年後的資料庫將更有參考價值,未來議價空間會加大,估計豪宅議價空間可達三至四成,一般住宅議價空間約一成五。 台北巿代銷公會發言人施孝文認為,實價登錄對預售巿場利大於弊,可拉近開價與成交價,隨著價格越來越透明,過去動輒一成五至二成、甚至二成以上的議價空間會逐步縮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